



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國際電信聯盟三大國際標準組織將2025年世界標準日的主題確定為“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增強伙伴關系,共促可持續發展”。
在深入推進國有企業創建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建設中,中國電科始終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產業規范、技術規則等制定,增強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影響力,將標準作為支撐“一鞏固三做強”業務布局、前沿性顛覆性技術布局以及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在重點產業領域努力成為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力量,推動中國產品服務標準國際化,不斷增強我國在相關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十四五”以來,先后在核心電子元器件、信息基礎設施、電波觀測等重點領域主導形成43項國際標準,同比增長230.7%。
2025年,中國電科在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中持續深耕,新主導發布3項國際標準和7項國家標準。
國際標準
1、服務通信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
IEC 61196-1-102 : 2025同軸通信電纜第1-102部分:電氣試驗方法 電纜介質絕緣電阻試驗
23所主導發布的該標準規定了同軸通信電纜絕緣電阻的試驗方法,對5G通信、數據中心等高要求場景的信號傳輸質量和電氣安全至關重要,為通信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
IEC 60794-1-216 : 2025 光纜 第1-216部分:光纜基本試驗程序 環境試驗方法 復合物滴流,方法F16
23所主導發布的該標準規定了確定光纜中填充或浸漬的復合物耐受高溫的試驗方法,有利于促進該類光纜設計技術和生產工藝的提高,有效保障通信基礎設施中的光纜質量和制造水平,推動通信領域綠色可持續發展。
2、支撐高端制造與綠色能源發展
IEC 63182-8:2025 金屬磁粉心 尺寸和表面缺陷極限導則 第8部分:U形磁粉心
9所主導發布的該標準規定了U形磁粉心與機械互配性有關的重要尺寸的優選范圍和磁粉心表面缺陷容許極限,填補了U型金屬磁粉心國際標準空白,助力國內企業突破國際技術壁壘,提升在全球高端市場的競爭力,為推動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標準支撐。
國家標準
3、服務制造業高端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
GB/T 19405.3-2025 表面安裝技術 第3部分:通孔回流焊用元器件規范的標準方法
15所主導發布的該標準為通孔回流焊用電子元器件建立了統一的工藝條件和試驗條件,對提升我國表面安裝技術起重要支撐作用,推動我國電子元器件的制造水平和質量向更高水平發展。
4、打通供應鏈壁壘,提升產品競爭力
GB/T 45660-2025 電子裝聯技術 電子模塊
36所主導發布的該標準通過規范業務伙伴間的定義、業務模式、接口、電子模塊標準化的相關范圍以及一系列通用測試方法等,打通供應鏈協作壁壘,保障電子模塊質量與兼容性,推動電子裝聯技術向規范化升級。
5、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產業升級
GB/T 44797-2025 微波混合集成電路 合成頻率源
13所主導發布的該標準提出了合成頻率源的指標體系,規定了產品分類、檢驗規則、參數測試方法等,填補了我國在微波混合集成電路合成頻率源產品標準空白,助推通信網絡、導航定位、汽車電子、航空航天等領域產業升級。
GB/T 46227-2025 半導體單晶材料透過率測試方法
46所主導發布的該標準通過規定第一代至第四代半導體材料透過率的測試方法,支撐整個產業鏈對高透過性光電材料的質量管理,有助于規范并促進高透過率半導體材料研制、生產與應用,促進我國半導體材料行業快速發展。
GB/T 30868-2025 碳化硅單晶片微管密度測試方法
46所主導發布的該標準通過提升碳化硅材料微管密度檢測環節的規范性和準確性,提高碳化硅單晶片微管密度檢測效率,支撐整個產業鏈對高質量碳化硅單晶片的質量管理,有助于推進碳化硅單晶片材料大規模應用。
6、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加強優勢產業標準建設
GB/T 45618-2025 日盲紫外線增強器技術要求
55所主導發布的該標準通過規范日盲紫外探測器件的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提升高壓無人巡檢、智慧安防等場景核心器件的規范化與標準化水平,為信息光電子技術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7、推動制造業升級,強化技術創新能力
GB/T 45713.4-2025 電子裝聯技術 第4部分:陣列型封裝表面安裝器件焊點的耐久性試驗方法
36所主導發布的該標準通過規范陣列型封裝器件和無引腳型封裝器件焊點耐久性的評估和試驗方法,推動制造業優化焊接工藝技術發展,為電子設備焊點檢測技術突破賦能,強化企業工藝技術創新能力。